铁人王进喜

2021-06-01 12496次 撰稿人:赖靖怡

党史学习教育

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

思政课教师讲党史(九)

铁人王进喜


主讲教师

2cef2e96d195408a8c3d5476e55a0bbc.jpeg

赖靖怡

高级讲师


赖靖怡,硕士,中专高级讲师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。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助理心理师(ZX-20-011),中国艾利克森学院注册催眠师(19-495)。云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,玉溪市家庭教育讲师团、青春健康教育讲师团成员,玉溪市心理学会秘书长,玉溪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负责人,2006年到我校任教至今,一直负责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,现为我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,发表相关论文11篇,主持并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题6个,教学及科研成果曾获多项国家、省、市级奖励。

微信图片_20210527165325.jpg

微信图片_20210527165301.jpg

微信图片_20210527165339.jpg


铁人王进喜

尊敬的领导、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

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我国的一五计划期间的故事。

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十三五、十四五计划这样的说法吧?那是什么意思呢?“五年计划”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,主要是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。从195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,到2021年已经完成了十三个“五年计划”了。

最早的五年计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?新中国刚成立时,我国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孤立和封锁。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,且相关人才匮乏。我们迫切需要在短时间内改变贫穷落后面貌,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。1951年,正值抗美援朝战争期间,中共中央决定自1952年起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。

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,几乎每天都有新项目开工上马,许多产品实现了自主生产。我们国家的“一五”计划,不仅提前完成了预期任务,还在汽车飞机制造、交通建设、医药、工业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,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以此同时,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人物,其中就有我们大家熟知的铁人王进喜。

王进喜,1923年10月8日生于甘肃省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。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,王进喜经历过灾荒、乞讨、当过童工。正是这苦难的经历和恶劣的生存环境,炼就了他刚毅坚韧、倔强不屈的性格。

王进喜因用自己身体制服井喷而家喻户晓,被称为“铁人”.png

解放后,王进喜通过考试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。他勤快、能吃苦,各种杂活抢着干。艰苦的钻井生产实践,锻炼了他坚忍不拔的品格和大公无私的先进思想。1956年,入党不久的王进喜担任了钻井队队长,在石油工业部组织的劳动竞赛中,提出了“月上千,年上万,祁连山上立标杆”的口号,创出了月进尺5009.3米的全国钻井最高纪录。

随后,王进喜在进城参加表彰会时,看到行驶的公共汽车上背着“煤气包”,才知道国家缺油,他感到一种莫大的耻辱,这位坚强的西北汉子,蹲在街头哭了起来。从此,这个“煤气包”成为他为国分忧、为民族争气的思想动力之源。

大庆油田发现后,王进喜带领钻井队积极投身于油田开采大会战。当时条件艰苦,没有吊车和拖拉机,汽车也不足。王进喜带领全队工人用撬杠撬、滚杠滚、大绳拉的办法,“人拉肩扛”卸下钻机,只用4天时间,就把40米高的井架竖立在茫茫荒原上。井架立起来后,没有打井用的水,王进喜组织职工到附近的水泡子破冰取水,带领大家用脸盆端、水桶挑,硬是靠人力端水50多吨,保证了按时开钻。在工作中,他的右腿被砸伤,却仍然在井场坚持工作。在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时,由于压力太大发生了井喷。危急关头,王进喜不顾腿伤,扔掉拐杖,带头跳进泥浆池,用身体搅拌泥浆,最终制服了井喷。王进喜也因此有了“铁人”的称号,成为中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。他留下的“铁人精神”、“大庆精神”,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宝贵财富。

各位同学,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英雄,铁人王进喜不仅是工人阶级的楷模,他更是一个为国家分忧解难、“独立自主,自力更生”、为民族争光争气、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。而我们的国家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批为国奉献的大国工匠,才能在一次次的五年规划中不断发展和突破,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。

IMG_3847.JPG


IMG_3851.JPG



END